为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的整合研究,实现育心育人的目标,5月10日下午,丽华二小承办了以“《心育》的活动特征与课程定位”为主题的常州市校本课程协同项目《心育》第4次课程研讨活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林森博士、常州市体育教研员张勇卫老师、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于纯老师以及项目组协同校的老师相聚丽二,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课堂观摩 展师生风采
丽华二小童兰兰老师执教了五年级的班队课《穿越挫折 看见自己》。童老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育心强志,养性向美。绘制成长心路图进行多元表达,在小组集体讨论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自画像提升学生的自我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战胜挫折的信心。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用温情的语言和循序渐进的引导鼓励学生穿越挫折,看见自己。
丽华二小史珂老师执教了三年级的体育课《跨越障碍 超越自我》。史老师带领“小小侦察兵”们一起跨越种种障碍,与音乐跨学科融合,强化听觉与动觉的互动,将心理健康教育悄然渗透,俨然一场视听盛宴。循循善诱引发学生深层思考,鼓励学生相互合作思维碰撞,引导学生努力拼搏勇争第一,跨越障碍,超越自我。
专题讲座 引思维碰撞
“如何建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生态,从治到防,抓实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和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两项任务?”丁勤芝校长分享了丽华二小的心育研究历程:回归儿童成长世界,基于儿童需求和兴趣,以体验为抓手,以学校、家庭、社会为载体,以“乐·高”行动为路径,同时依托场域、融入资源和评价等育人元素,努力探索适合儿童身心和谐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路径。项目实施以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初见成效。
专家领航 促共研成长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参会老师就“《心育》的活动特征与课程定位”这一观察点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两节课都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丰富的活动、深刻的体验、多元的互动,达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主题学习的目标。
于纯老师肯定了丽华二小在心育探索上的投入与成绩,赞赏了丽二人全员投入的热情。她认为挫折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在探寻耐挫策略时要更加关注学生认知、情感和意志方面的品质塑造。
张勇卫老师表示体育能创造沉浸式的心育场域,通过学赛练与音乐的有机融合,既能让学生感受运动的乐趣,也能享受音乐的和谐,释放本能、缓解压力、接纳自己。
林森博士明确了《心育》的课程定位,既不是简单粗暴的融合,也不是功利化心理健康课,在融合的过程中依然要体现学科性,真而不实,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钻尖仰高,笃行致远。”此次校本课程协同项目《心育》课程活动为项目组成员们搭建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平台。丽二教师会继续在时光里赶路,在教研中成长,为搭起儿童身心健康防护网凝心聚力,深耕不辍笃前行!
(撰写:潘诗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