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数学组信息化环境下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实践探索活动在常州市丽华新村第二小学顺利召开,天宁区教研室邓老师全程参与了本次校本研讨活动。
我们坚持以案例研究的方式来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我们在教学中寻找适合的研究点开展课堂实践并不断调整与提炼。针对创设信息情境带动学习热情,运用信息突破提高学习实效,创新信息活动丰富学习形式等方面进行案例分析,从而更好地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选择了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测量,进行具体的数字化环境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第一节是由徐文静老师执教的《认识厘米》。第二节课是由潘诗静老师执教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两节课学生利用全景平台独立完成,做完后平台会立刻给出每位学生的答题报告。学生可以从答题报告中看出自己每一题的对错情况和使用时间,有争对性的找到错题或时间使用太长的题目重新思考,如果不会还能查阅到正确的答案进行二次分析。老师可以借助平台的分析功能,看到每一位学生的答题情况(对错和时间),看到全班学生的每一题正确率(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借助平台的强大分析功能,立刻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有争对性的评讲。这种经历自主学习→分享学习→交流学习→改进调整的一个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今后学习良好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发展。
邓老师觉得在数字化的环境下一些改变在悄然发生:技术改变了教学的起源、改变了课堂上的交往方式,相信这些改变会使孩子们的学习方式更多元、更灵动。当然,邓老师也向大家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关注生本课堂,继续进行高质量的常态课研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