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团员青年坚定跟党走,就是初心。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校团支部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参与了“家国心”课堂系列活动,在全校师生中引起不小的反响。
科技之光,照耀九州
3月 1日,陈瑶老师与大家从中国古代科技成果聊起,领略了古人智慧的风采。
从我们耳熟能详的四大发明:指南针,印刷术,火药,造纸术到数学上的《九章算术》,从农业上的龙骨水车到医学上的“温病学说”。中国古代的科技之光可谓是成果硕硕,照耀九州。当然,古人的智慧并没有湮没在历史的车轮下,科技之光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依然照耀着华夏大地,甚至传来更响亮的智慧回响。
随着中国科技的发展,中国航天事业也在蓬勃前进。“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当今中国, 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我们抓住机会,赶上了信息革命的末班车,并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后来居上,引领着科技潮流,也引领着世界潮流。陈老师借贾平凹先生之言:“我有使命不敢怠。”鼓励同学们要传承钻研精神,深悟科技力量,牢记使命,无畏前行,为祖国的强大再添辉煌。
默默奉献,民族脊梁
在我国,有这样一位奇女子,一生获得无数的荣誉,“拒绝”诺贝尔奖,为了祖国隐姓埋名30年!3月8日,刘仪老师带领我们认识了被称为中国居里夫人的王承书先生。
1951年,她与教授提出了一个对物理届影响深远的-----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王承书凭借自己的努力将名字写进了世界物理学史册。就在她个人事业节节攀升,国际上普遍认为她如果继续下去一定可以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她却选择了停止在美的研究,毅然决然的回归祖国!因为彼时中国刚刚经历过战争,国内百废待兴,需要大量的有才能的人才参与建设新中国。1958年已经44岁的王承书带领国内的团队开始了一个全新领域的研究----热核聚变。她仅仅用时7天7夜就翻译了一本美国最新的相关书籍,为国内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仅仅用时两年,从零开始的她又一次成为了该领域的顶尖专家,为国内培养了大批的科研人才。
王承书,可以说是中国核武事业神秘而伟大的贡献者,也是众多两弹一星元勋的缩影,这些民族脊梁的精神将永远留存,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3月15日,黄品涵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伟大的军事家,出色的诗人——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我们众所周知的是曹操的多疑,独断和残忍,而这天黄老师带领大家了解了曹操的另一面。
建安十二年,也就是曹操取得官渡之战胜利后的第七年,年过半百的曹操再次远征,从未见过大海的诗人,特意走河北昌黎一线,登上碣石山,眺望大海,苍茫如幕,面对辽阔的大海,曹操在极目远望时,写下了那首淡然而又百味杂陈的《观沧海》。
这样壮丽的诗词情景,如果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的信心和乐观气度是没法营造起来的,暮年的曹操,活得通透,犹如登上了人生的碣石山。跨过岁月的长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黄老师号召我们既要仰望天空,也要脚踏实地,不畏艰难向着目标大步地向前行!
秉承先辈精神,争当栋梁之材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位将军,挥师北伐,南昌起义,建立根据地,率部长征,抗日救国,解放战争,这个人就是贺龙,新中国的十大元帅之一。3月22日,李佳老师给我们带来了这位传奇英雄的故事。
毛主席曾经这样称赞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一个人带出了一个军”。1916年,他以两把菜刀闹革命,组织起一支农民革命武装,开始了他传奇般的戎马生涯。这样一位铁骨铮铮的汉子,他的柔情也一样会令你动容。
长征途中最小的女红军贺捷生将军是元帅的女儿,她在枪林弹雨中长大。一次,路过贵州时在一次战役中被丢失,贺龙寻原路冲杀回去,幸好小捷生在草丛里被发现,贺龙见状激动地从马上滚下来,一把将襁褓接过后,一时间竟不敢掀开看。没有人知道这位战场上杀伐决断的硬汉在那一刻都默默祈祷了什么。在确认孩子安然无恙后,看惯生死的铮铮男儿再也没有忍住,流下热泪两行。
李老师告诉同学们,今天的我们要牢记历史,珍爱和平,秉承先辈精神,奋发图强,努力学习,早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一起读鲁迅,谈谈民族魂
说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大家一定会想到一个受人尊敬的名字——鲁迅。3月29日,赵静老师带领大家一起阅读了鲁迅的作品《祝福》。1924年的今天,鲁迅发表短篇小说《祝福》,当时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顶上的精神枷锁。祥林嫂就是一个受尽封建礼教压榨的穷苦农家妇女。鲁迅借这篇小说祥林嫂这一人物一生的悲惨遭遇,反应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队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对封建的必要性。表达了他渴望变革,希望唤醒国民的思想。毛主席曾这样评价鲁迅:“他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鲁迅的勇敢、无畏、热血、正义,以及用满腔热忱铸就的民族魂定会激励每一位丽二学子。
人民公仆,致敬总理
4月12日,团支部书记潘诗静老师带领少先队员马雨彤与我们细细分享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周恩来的事迹。
年少时期,周总理就展露出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当时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刚刚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很多人思想困惑,没有人生奋斗目标。在其他同学对于学习的目的非常迷茫之时,周恩来非常郑重地给出了他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非常高兴,他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周恩来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德,深深铭记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我们无法一一细数周恩来总理为这个国家作出的贡献,但在所有国人的心中,他是集聚了这个民族的无数优良品德的化身,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丽二每位学子在此精神的感召下,定能在心中立下壮志,勇追梦想!
让我们携起手,怀揣对国家的热爱,对民族的自豪,对文化的自信以及勇敢无畏的民族魂,追求自己的志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撰稿:陈瑶 审核:牟凌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