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新闻中心>>文章内容
从阅读里遇见美好
发布时间:2020-10-2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牟凌霞

1.jpg

随着书香校园的不断打造,全校师生对阅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这股好读书的风潮也吹入了家庭,家长们纷纷加入到阅读的行列中,养成翻阅书籍、撰写育儿故事的好习惯,书香家庭的建设在悄然中氤氲飘香……

九月份接上级通知,各校要组织开展“读《家长必读》 谈家教心得”征文评选活动。学校德育处抓住这次契机,与家委会携手策划策划,共同部署。在第一次家委会会议上家委会主任苏飞飞发表讲话,交流了本学期开展的重点工作,并向全体成员推荐了《家长必读》这本育人书籍,号召委员们认真阅读,撰写读书心得,提出征文的具体要求:内容积极向上,结合《家长必读》丛书,联系实际,结合自己的感受,讲述教育培养下一代的具体事例和心得体会在为期一个月的征文活动中,共收到家长作品17篇,三位家委会主任分年段认真评选,共评出一等奖3篇,二等奖9篇。其中一等奖的征文报送上级参加区级评选。

此次活动家长通过阅读专业书籍,了解了孩子成长中的心理变化,学习了更多的育人知识,逐渐形成科学有效的育人理念,培养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同时这些参加读书征文的家长将作为“家庭教育宣讲团”的成员,在班级家长会中作主题讲座,播撒阳光育儿的种子,带动更多的人成为智慧家长,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撰稿:牟凌霞  审核:蒋晓燕)

具体获奖名单如下:

丽华二小“读《家长必读》 谈家教心得”征文评结果

低年级

一等奖:一(3)班  赵亮        家长 朱俊阳

二等奖:一(1)班  金熙        家长  叶菁

    二(1)班  段保绮     家长  黄艳

    二(2)班   郑钧       家长 王莉莉

 

 中年级

一等奖    四(3)班 须琳涵     家长  顾洳菲

 二等奖   三(1)班 尚烁        家长  相丽芳

      三(3)班 苏煜浠      家长  刘雯

      四(2)班 王乐         家长  王显金

 

高年级

一等奖    五(2)班 刘洋李      家长 李海敏

 二等奖   五(3)班叶梓涵       家长  叶强

      六(2)班张桢菱       家长   张伟

      六(3)班王依冉       家长   徐艳云

好文共赏,下面是三篇荣获一等奖的家长征文,希望在育儿路上,家长们一起携手成长。


 由《家长必读》谈几点易被忽略的家教观

常州市丽华新村第二小学  3班赵亮   家长:朱俊阳

    家教,小了说关乎家庭命运,大了说关乎国家未来,可谓十分重要。但为人父母,很多时候对家教的理解是狭隘的、带有偏见的,甚至人云亦云的。

    下面笔者就居住地常州市为范,浅谈几类具有代表性的家教观。

    1.学校至重,分数至上

    盼望孩子能上一所好学校,可谓现代父母最大之心愿。可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读局小、觅小。上不了梦迷以求的学校怎么办?那就谜之迷恋高分。

    “考不了第一名,看我怎么收拾你!”

    “上这么差的学校,才考九十多分?”

    棍棒加各种语言暴力,几乎每天都充斥在这类家教观中。并且这类观点还堪比病毒,极易传播,最后导致分数攀比愈演愈烈。

    2.芝麻开花,店铺安家

    笔者在无意中发现街头巷尾的商旅量贩,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十分不苛刻,因为太过标新立异,有被惊讶到。后经留意与访谈,竟都大致相同。

    他们多数认为,童年就该好好享乐,学习能学点就行,长大后子承父业,有个一技之长,日子过的倒不失富裕安乐。

    通常“我家孩子算数挺好的,挺复杂的数字一下就能算出来”,是他们的骄傲。

    3.课本在手,天下你有

    “你只管看书,别的什么都不要做。”

    “谁让你扫地的?看书去。长大想扫大街吗?”

    这类父母慈爱泛滥,除了读书写字,别的一概大包大揽。一二年级了,还追着喂饭;三四年级了,还帮忙穿衣服;五六年级了,还代理整理书包。

    如果说别人家的孩子是宝,那么这类家教观下的孩子就是“宝中之宝”。

    4.照本宣科,不明觉厉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第一次当父母,还是个育儿小白,我要赶快学习。”于是各类书籍、各种讲座,疯狂恶补,一本一本的看,一个一个的听,不是太明白,但还是觉得比自己厉害多了。

    这类父母不能算多“时尚”,但较有责任心,知道追求进步。但书海如此之大,讲座如此之多,如果没有鉴别能力,那只能是“将帅无能,累死三军”。

    由江苏省教育系统编写的《家长必读》系列读本,就家庭教育和家教工作做了科学而详细的讲解,是不错的家教学习读物。其中,对当下家庭教育实例中几乎被忽略问题的解析,更堪称神来之笔。

    笔者读后就易被忽略的家教观总结为如下几点:

    1.安全教育

    在平时的生活中,为人父母除了唠叨学习之外,稳居第二的话题一定是安全。可多数父母所教的安全是这样的:

    “不许跑远!我不让你跑远,听到没?”

    “放学我不来接不准离开。”

    安全教育是小学阶段孩子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但安全教育不是命令,不是机械的重复,而应该是辨别安全的能力和降低危险的方法。生命之重,重于泰山,期望每位家长都能耐心教习。

    2.习惯培养

    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孔子说: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可见从小养成的习惯有多牢固。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平时,父母应把“看衣服脏的”改为“把脏衣服换掉”、“你去玩吧,我来做”改为“你真棒,又有进步了”。勤劳的习惯、整洁的习惯、礼貌的习惯、节俭的习惯……愿孩子从小养成。

    另外,腹有诗书气自华。那谁,喜欢读书的习惯一点都不耽误成为一名合格的量贩。

    3.呵护个性

    “别人都会了,你怎么还不会?”

    “与学习不相关的书都不要看,我和你说几遍了?”

    每个孩子都是客观的个体,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也就是个性。所以在能力、兴趣、气质、性格等方面会有所不同。而这些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可变性的特征,单靠学校教育是无法完成的,还需要家庭教育这个重要力量。

    孩子的成长具有阶段性和不可逆性,切记操之过急。日月既往不可追复,父母不要对孩子一概而论,要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为他们不能重来的人生打好基础。

    4.守护兴趣

    每个孩子都是自带光芒的宝石,必定有着一到两种特别突出的智能,也就是天赋。而兴趣是人类最宝贵的天赋,它是创造力的源泉。

    不要总和孩子说“别人都学了围棋,你也要学”、“钢琴多高雅啊,我都想学”这类话。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个兴趣完全相同的孩子,他们更不是父母意志和兴趣的延续。

    作为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并加以引导和支持。当兴趣的幼苗越来越大,定能带动孩子长成大树。

    书要好好看,反复推敲琢磨,但实践出真知,更要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学会融会贯通。并积极配合学校老师,做好家校合作,做孩子成长路上合格的监护人。

 

 

 

 

不断修炼 陪伴成长

——《家长必读》心得体会

常州市丽华新村第二小学 四(3)班 须琳涵 家长顾洳菲

读完《家长必读》这本书我感慨万千,对书里的许多内容深有共鸣,而有些困惑的问题通过书里一个个实例、建议以及对策也慢慢找到了方向,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兴奋。同时也为孩子感到庆幸,因为这本书,我就能在她以后成长学习中给她正确的帮助。作为父母,没有接受任何系统、严格的训练,匆匆忙忙就上岗了。从小婴儿到幼儿园再到现在的小学,陪伴她成长的这些年,我们自己也在不断成长、不断磨砺。我是须琳涵妈妈,下面针对孩子成长过程中教育方面的体会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亲子沟通

须琳涵小朋友在外人眼中一直是个性格内向但却很乖巧的女孩子,属于那种慢热型的,到一个新环境中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慢慢融入,所以会有点胆小和怯弱。小时候开始我就很关注与她的交流和沟通,一直到上小学后我一直认为我在亲子沟通这一方面做得很好,她原来在学校碰到问题回来都会找我聊聊,我能随时了解她的一些情况,然后给出一些建议,也帮助她渡过了一些难关。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进入中年级开始,我发现变化也随之而来。她对我说的话可能不会完全听,甚至有好多事情不愿意跟我讲,有时还会同家长顶嘴了!以前,我在教育中会采劝强硬的措施,逼她“就范”,但通过学习,我知道:10岁左右的孩子是发展独立意识的时期,这时的孩子会有自己的主张,常常表现得很任性,倔头倔脑,甚至会和父母顶嘴,这是孩子成长的标志。所以我明白了,小孩子在成长中和我们顶嘴也可以算是正常现象。如果我们还用居高临下的姿态来和孩子说,那不知不觉间有些细微的言行就把与孩子沟通的大门关上了,《家长必读》教会我们,家长要学会俯下身来,真正站到孩子的立场,认真感受她的感受,理解她的心情。

二、好习惯受用终生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深刻地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何帮助孩子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习惯并不是进入小学才开始培养的,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必须从小就培养,孩子懂事后,日常生活必须要有规矩,要让他们知道在某些原则性问题上是没有商量余地的,把孩子向有利方向引导,以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基础来培养学习习惯。

须琳涵在习惯培养上有优点也有缺点,由于孩子小时候身体素质较差,家里所有人对于孩子的照顾是尽心尽力,造成孩子有点娇气过于依赖的性格,很多事情大人急急忙忙帮助做完了,导致孩子觉得理所应当,慢慢开始产生依赖,在这一过程中我发现了问题并不断的作了调整和纠正,例如进入小学到现在为止对于自己每天学习要带的书本文具、书包整理都是自己完成,如果丢三落四那就自己承担,目前这一点做的还是很好,当然在一些生活习惯上还有些坏习惯需要纠正。我和孩子还共同制订了一些生活学习习惯上的一些奖惩制度,做得好表扬奖励,不好当然也要有惩罚。

看了《家长必读》更是让我收获颇多,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相反,如果在生活和学习中注意好习惯的养成,那会影响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当然,我们家长自身的不良习惯和作风同样会影响孩子,身教比言教更重要,作为家长也要避免一味说教 ,要做出样子给孩子看,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也要慢慢改进。

三、一起成长

现在家长们都对小孩子期望很大,也特别关注孩子的学习,当孩子学习不好时,往往用训斥去解决问题,希望孩子能有更好的表现,但效果却恰得其反。我在教育中就有亲身的体会,一次我女儿数学测试中成绩不理想,因为粗心大意错了好多不应该做错的题目,连最简单的计算都要错,我火就上来了,我高声质问她不会的题目不会做不怪你,会做的计算错误就不应该,结果女儿倔强的说我就是不会,你骂我也不会,说不定你小时候考试还不如我呢?当时气得就想动手,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再仔细想想或许换成自己小时候说不定真不如孩子,而作为家长我要做的是和孩子一起调整心态去分析和研究每道错题,失分的原因,我们在要求孩子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对自身的不断修炼,在尺度、策略和方法的把握上有时不大准确。通过看《家长必读》,我知道了孩子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家长也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要把错误都归结到小孩子身上去,其实作为我们家长也有好多做的不好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做好一个合格的引导者、教育者,才能与孩子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看完《家长必读》这本书真是受益匪浅,为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引领了思路,推荐了方法,相信在我们学校全体老师和家长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孩子会更健康更快乐成长。

 

教育心得分享

常州市天宁区丽华新村第二小学 (2)班 刘洋李家长:李海敏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长的教育水平也直接决定着孩子将来的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我们要尽量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机会,更好的配合孩子的成长。

 

在家庭教育中我的个人心得归类以下几点

1、父母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学校用心引导,双方共同努力。

父母是孩子的最好榜样只有我们做到了孩子才会跟着学习若是光说大道理而不用行动作为榜样的话,对孩子来说丝毫不起任何作用同时学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效益

我作为孩子的母亲,我的学历也就是英语大专文凭,自孩子上学后我会跟他讲述我的学生时代。那时由于家庭条件的关系,我的大专文凭也是在中专服装设计专业毕业工作后,用自己赞的的薪水去进修学习商务英语的。我现在任然还在继续学习中,在单位忙碌了一天,到家后还会每天听课看书,向着明年的中级工程师进军,因为妈妈有颗积极向上的心,我想也能给孩子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榜样,使他能成为一个有上进心的人。

 

2、营造家庭学习气氛,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习惯

      自从幼儿园开始,为了给孩子一个学习氛围,我就开始给孩子买国内外的励志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等,由于年龄太小,每天睡觉前我都会放在播放器中和孩子一起听,可以让他很好的入睡。渐渐地到中班了,他就会自己翻阅书籍,自己慢慢认识了很多字。现在已经是个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了,睡前看书的习惯已经成了自然的事,若是哪一天时间太晚了,建议不要看时,他总是祈求地说:“妈妈,让我看一小会儿,否则我会睡不着的”。

 

3、引导孩子有计划、有目标的自主学习

      我们家对孩子的计划和目标自主学习,在上一年级开始就要求他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那时孩子老是改不了磨叽的性子,我每天下班到家还没有完成作业,更别说课外作业了,让我很是恼火,家庭气氛变得很沉重。所以我就看书学习,最后买了沙漏来给他定时间,而且会在黑板上让他把作业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做好记录,一周表现好用奖励的方式来表扬他,渐渐地孩子也提高了学习效率。这次读了“家长必读”这本书,让我我感触很深,要重新调整,将起初默念在心的计划做改变:要把自己定下的目标一定要写下来,且要也具体,要有期限,这样才能使目标成为真正的目标。我也将看到的内容做下标记,让孩子也一起看,一起行动起来。我坚信效率会更高,收获也会更大。

     

4、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的潜力能有更好的施展,健壮成长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每看到一个技能都想去学,所以我都会给他去体验,让他在体验中找到快乐,在自己的适应范围内做出选择几项,并且能坚持下去。现在已经是五年级了,他还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而且坚持着(画画、书法、羽毛球、游泳),画画书法能让他安静,羽毛球和游泳可以让他身体棒棒的,我们充实并快乐的过着每一天。

 

5、 关爱之情是道德情感的基本品质

培养孩子关爱他人,有爱心才能有创造力、有责任心,有爱心才能有向成功。就在上周的一个晚上,爸爸出差在外,我被烟熏喉咙后咳嗽不止,孩子的举动让我很意外,他放下手中的书,给我去倒水喝,在我背上拍,把我手拿过去在我之前给他推的穴位上来回的推拿,让我感动让我欣慰,我的孩子长大了,瞬间给彼此一个大大的拥抱。

 

6、亲子沟通是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青春前期的孩子会有叛逆,亲子沟通很关键。要尊重孩子的独立空间,学会理解和倾听孩子的内心要求,与孩子建议友好信任的关系,尽量避免冲突。每当孩子会在吃饭时、睡觉前会和我聊聊学校今天发生的人和新鲜事,我都会很好奇的询问,这样让孩子乐意跟你分享和诉苦,我也会把在学校公众号上看到的学校新闻来跟他说,亲子关系很和谐。

       

五年级是小升初前的最关键时期,小升初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一个转折,所以不管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我们决心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使孩子在品德、智力、身体各方面得到较全面的发展,将来能成为现代化社会的有用人才。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