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孩子的那面“镜子”
二(2)班张桢菱家长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话,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每一朵花的花期不同,有的春天就开花了,有的要到冬天才开花,而有的一辈子也不开花,因为它只是一棵树,将来会成为一棵参天大树,这需要我们耐心等待,等待的过程可能很漫长,也可能困难重重,但是我们和孩子一起相伴,一起携手走下去,又会发现这个过程是美妙的,是新 奇的,是惊喜的,也是一辈子都会铭记于心的。
记得女儿上中班的时候,有一次带她上街玩,路过一家琴行,女儿说:“爸爸,我们进去买一架古筝吧,我想学古筝。”我想:让她进去认识认识各种乐器也好。于是,我们进了店。我对女儿说:“这里面有好多乐器呢!不光可以学古筝,还可以学其它的呢,你看这架钢琴,那个葫芦丝,还有手风琴……它们奏出来的声音也很好听喔!”女儿小嘴一撅:“不嘛不嘛,我就要学古筝!”
“那你告诉爸爸你为什么要学古筝呢?”我俯下身问道。她兴冲冲地说:“因为晶晶姐姐也在学古筝,我要和她一样。如果我将来不懂还可以请教她呢!”我笑着说:“你要学可以,但是学古筝可是要下功夫的哦,不能半途而废的!”女儿听了认真地点了点头。见她如此坚决,我就给她买了古筝,让她开始了学琴生涯。
刚接触古筝时,女儿很新奇,看见自己手上戴的古筝指甲,会兴奋地说:“哇,我变成皇后娘娘了!”可是越往后,她就不耐烦了,特别是每天一小时的指序练习很枯燥,手也很疼很酸,她开始哀求我:“爸爸,我不想学古筝了,行吗?”我严厉地说:“当初可是你自己要学的呀,而且我也跟你说过学古筝很苦,可你那时还是坚持要学的,所以你得继续学下去!”女儿听了不满地说:“可是爸爸,你不也有没坚持住的事情吗?”我诧异地看了看她,只见她继续说道:“像你上次明明说过要开始练习跑步了,然后去参加西太湖的马拉松赛,可是你不就跑了几天就不跑了!”我听了,顿时一愣,没想到自己平时的行为女儿全部看在了眼里而且都记在了心里,我觉得我要以身作则,才能挽回女儿心中的形象,也能让她继续学琴。于是我说:“这样吧,我们拉钩,从今天起,你苦练古筝,爸爸继续练跑步,大家互相监督,看谁偷懒,如有违反,那就罚抄《三字经》五十遍。”“好啊,一言为定。”女儿开心地与我约定。
于是,我和女儿就开启了互相监督互相练习的模式。女儿每天吃完晚饭就戴上古筝指甲开始练习指法,一首曲子都需要一遍一遍地弹,只有把里面的指法弹熟练了才能通过再弹下一首;我呢,等她弹完后,就开始每天在家里的跑步机上跑步,一开始跑个半小时就已经感觉累了,但是想到与女儿的约定就坚持下去。有时看到她弹完古筝拍打发麻的双腿,或是看到她松开胶带手指上露出深深的印子,嘴里直喊手臂酸痛,我也很心疼。可我并没有在她面前表露出来,只是让她好好坚持。就这样,指法一关过了,后面练习起来也顺畅多了。可没过多久又开始练习很难的合手时,女儿总是配合不好,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我对她说:“合手是很难,老师不也说过嘛,你刚练就能练成这样挺了不起的了,慢慢来,不要急,你一定能练好的!你看,爸爸不也在坚持练习跑步的吗?我们一起加油!”就这样,在老师的指导下,在我的陪伴下,女儿坚持了下来。随着技艺的成熟,她弹的曲子也越来越好听,还深受周围邻居的好评,她也越来越喜爱弹古筝了,每天能自觉地练习古筝一至二小时,即使感冒发烧也不落下。最终,女儿顺利地考过了上海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古筝六级,我也坚持跑完了常州武进西太湖马拉松
通过这件事,我发觉有时孩子的问题可能就是自己的问题,我才是一切的根源,只有先修正好自己,才能成为孩子生命中最好的朋友,最亲密的伙伴,最慈爱的父母!
孩子最终成长成什么样,家庭教育最重要,在于父母给孩子怎样的空间,父母作为孩子最早的老师,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未来的成长和发展。让我们一起做到以下四点:
1、以身作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小事给孩子以示范;
2、讲信用,切不可言而无信,给孩子的承诺一定兑现,不乱许诺;
3、和孩子共同学习,这样才能和孩子有越来越多的共同语言;
4、和孩子交朋友,共同成长,体会成长的乐趣,体会人生的美好。
美国人赫伯特说过:“一位好父亲,胜过一百个教师”,事实正是如此。著名美籍华人赵小兰在谈到她为什么成功时说:我身后有一位成功的男人,我的父亲赵锡成。他有六个女儿,四个哈佛,一个哥伦比亚,还有一个玛丽女子学院。赵锡成有一句话,什么是成功人士?自己事业的成功,只成功了一半,把自己的子女教育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我很欣赏这句话,教育孩子要有耐心,和孩子一起走过她孩提时代和青春岁月,虽然也有被气疯和失去理智的时候,然而,孩子却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我们应该放慢脚步,把自己的主观想法放在一边,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