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新闻中心>>文章内容
丽二期初课程——石头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6-03-0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丽华二小

在我们周围经常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石头和石头制品,它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儿童来说,沙子石头他们十分喜爱的天然“玩具”。本学期,我们五年级就选择了学生喜爱的“石头”作为主题课程开展活动。

寒假里,学生已经对“石头”进行了了解,收集了不少资料。一开学,我们便组织学生进行分享和交流。有的学生介绍石头的产生、组成、分类等,有的就某一种石头展开详细的介绍,有的还介绍辨别不同玉石的方法,一个个说得头头是道。从学生的表现来看,“石头”这一主题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对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科学上,老师结合一系列岩石图片的展示,学生知道岩石的定义初步掌握了一些判断岩石种类的方法。然后,按照科学的探究思路“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实验,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等方面的特征,了解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深刻体会到科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音乐课上,老师先给学生欣赏探秘时刻的视频,学生从中了解了许多神秘又怪异的石头,对石头的兴趣更加浓厚了。接着,老师带领下学唱歌曲《雨花石》,用歌声表达对石头的喜爱。第二节音乐课上,学生自己创作演出,歌舞表演的形式表现出石头的美好与奇特,表达对石头的赞美,整个课堂都充满欢声笑语

美术课上,老师把重点放在了引导学生常见的石头创作出新意。上课之初,老师就将问题抛给学生,学生的想法创意无限,天马行空。接着,老师出示了一些石头的工艺品,学生从作品中发现,不仅可以在石头上画,还可以进行石头组合,石头的雕刻,石头与画纸结合等等,这些作品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了思路。接着,学生摆出课前准备好的各种各样的石头,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一作品。最后,学生完成的作品放到投影上进行展示并做介绍,一幅幅作品富有童趣,又充满创意,令人赞叹通过活动,学生发现,生活中不起眼的事物经过艺术的加工,可以变成一种非常有欣赏价值的艺术品,在发现美、探索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

英语课上,老师带学生阅读了绘本故事“Stone soup”(石头汤),并欣赏了 “How beautiful is the little stone!”(幸福的小石头)这首小诗。“Stone soup”是一个耐人寻味又吸引人的小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年轻人让萍水相逢的村民心甘情愿分享食物的事最后以一句“幸福,幸福就像用石头煮汤那么简单”结束耐人寻味。在阅读的过程中,老师带着学生朗读、想、分享、表演,深入体会“Stone soup”的含义幸福,只要多多付出,给别人一些帮助,就会充实而饱满。读完绘本,学生自主分组进行了故事表演,分角色查字典对台词,自制道具,带上去蔷薇园搜集的特色石头,每一组都精心准备,精彩的演出获得大家的阵阵掌声

语文课上,老师带学生领略了经典文学中的“石头”元素。教学从神话故事《女娲补天》开始。“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女娲补天》具有独一无二的壮丽光彩,音韵铿锵,对仗工整,结构严谨,极具原初开天气势。 接着,这块石头落入了东海傲来国,“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灵石化作石猴,从海中央崩裂而出。文中跳跃灵动的字句,仿佛就是孩子们不安于世,试图上天入地的童年梦想。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边读边演,感受着文字的魅力,舞动着灵猴的聪慧,开启了这部伟大神话的阅读之旅。

女娲的五色石还掉在了大荒山无稽崖。这便是《红楼梦》。《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开篇便写道:“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练成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这样富有神话色彩的开端,又激发了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

我们还带着学生学习了古诗《石灰吟》,分享了《猎人海力布》《望夫石》等传说,“石头的故事”让学生领悟到经典文学的魅力,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品位。

数学课上,老师启发学生从数学视角去探究石头,学生的求知欲让老师惊喜:“我们可以研究石头中的成分,比如某种成分所占的比率,看看有没有什么规律在里面。”“我想研究石头表面的面积。如果石头不规则怎么办呢?”“我想研究哪种石头滚动的最快,这种石头有什么特征。”“我想知道石头的密度和什么有关系。”老师因势利导,组织学生选择其中最感兴趣的一个,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关于石头的“小研究”。一周后,学生的研究报告精彩纷呈。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了解了更多与石头有关系的课外知识,更在研究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数学研究的方法。

星期五下午,我们带着全体五年级学生来到蔷薇花园“寻宝”。蔷薇园里有一片不小的砂石地,砂石地里铺着厚厚的各种各样的小石子。这些小石子,在孩子眼里可都是宝贝,他们在这块宝地里寻找、挖掘、探索,寻得了无数珍宝,一个个把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当然,孩子们也忘不了向同伴炫耀自己的收获,和老师分享自己的发现:喜爱文学的李同学捧着他的宝贝告诉老师:“这块像蝴蝶;这块像贝壳;这块有均匀的纹路,像水波似的;这块有一个个小坑,一定是历经沧桑”喜爱数学的朱同学也跑来汇报:“这块是三角形,这块是平行四边形,这块是梯形。这块石头上的图案是长方形,这一块里边有个扇形。我还要去找一块菱形

一周的主题课程暂告段落,但是,孩子们对“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于“石头”的研究才刚刚开始:第二周星期一一到学校,就有学生告诉我,他们双休日又去蔷薇园捡石子了,还有了更多的发现,寻到了更多的宝贝;有的孩子双休日在家里又用石子制作了作品,还拍了照片发在QQ群里;有的孩子又带着问题查找了资料,制作了PPT,要求跟大家分享;还有孩子写了石头的故事,编写了石头的诗歌孩子们的兴趣和热情被激发,学会了关注生活,主动探究,这正是我们主题课程的目标啊!

  一周的主题课程活动,我们五年级各科老师携手并行,且行且思,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相信会越做越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