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校骨干教师参加“首届苏派名师教学流派观摩研讨活动”
12月27日,我校六位语文老师心怀对名师的敬仰,参加了在南京江宁东山外国语学校隆重举行的“首届苏派名师教学流派观摩研讨活动”。短短两天的活动,我们有幸目睹了“苏派”名师的风采,聆听了专家的精彩报告,深深地被名师们的智慧和风采所折服。
本次活动邀请了知名专家孙双金、管建刚、祝禧,分别就情智语文、作文讲评教学、文化语文进行了示范性指导。名师们的课丰富多彩,精妙绝伦,每一位老师上课风格独树一帜,对我们而言是享受了一场文化与精神的盛宴。
孙双金老师以《阳光》、《太阳》为例,引导学生在比较和尝试中感受诗歌语言“活泼、精炼、优美”的特点,一点点激活潜藏于学生生命中的诗心、诗情、诗意,孙老师循循善诱、温润如玉的儒雅之风和他如火纯青的评价艺术和激励方式,点燃了课堂的温度,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在随后的讲座中,孙老师围绕诗歌与形象思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阐释,并对诗歌中如何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表明了观点,充分诠释了诗歌教学应有的高度、厚度和力度。
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直指作文教学的本质和内核,从对话中的提示语切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言表达“说”的意思,积累“说”的词语,丰富提示语的内容和形式。“大道无痕,落地有声”,管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让学生在听故事一样地上课,他的课堂浅入深出,浅步走,走得深,走得透。在他的讲座中指出,作文教学不在积累而是要激活,作文教学要回归儿童,回归到习作应有的途径中来。
祝禧老师上了一组《圆圆的世界》为主题的群文阅读教学。几首儿歌都很简单,但祝老师教出了深意,带有哲学的意味,世界万物都是周而复始的,像一个圆圈,课堂趣意盎然,发人深省。 课堂从金子美玲的诗歌《密蜂和神灵》开始,诗歌中首尾相连的形式激起了学生探究的快乐,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发现着、触摸着、感受着这“圆圆的世界”,最后以谢尔·希尔弗斯坦的绘本《失落的一角》结尾,文化的优雅与清澈的童心汇聚成了一道美妙的风景。祝老师在她的讲座提出,要教有文化的语文,培养有教养的儿童,语文学习就是学习一种生活方式。
三位大师的课例和讲座让人叹服,而高万祥、陈海燕及陈国安三位专家的点评,使大家对语文教学的研究意识、专业态度有了更完善的思考和理解,对教学维度的拓展、语文课程的建构,有了更合理的研读和定位。
两天的观摩活动,简单中透着智慧,简约中成就高效,简朴中回归语文。在“青春剧场”留下了我们匆匆行走的脚步,带走的却是满满的收获、喜悦和美好的回忆。“路漫漫其修远兮”,本次活动让我们深感教学无止境,学习思考更加重要,让我们且听,且思,且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