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主题课程总结与反思
“整合就是创新 创新就有出路”这句话出自于“第二书房”社区连锁图书馆创始人——李岩之口。我引用来形容我们一年级主题课程的激活探索再合适不过了。
1、多方位的整体
主题课程重在整合,它实现了学科之间的整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整合,在此基础上促进知识的迁移。它依据了“多元智能理论”原理,在设计和实施中凸显主题化和情境化,强调教师对课程自主的开发和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能动性。所以这项主题课程激活探索能够培养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逐步提升自己课程开发的深度和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培养他们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我想这与我们学校和乐文化统领下丽二教育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将菁菁校园打造为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育人乐园;底蕴深厚、知识充盈的求知乐园;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的管理乐园;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的实验乐园;智慧碰撞、个性张扬的展示乐园;和睦融洽、幸福快乐的温馨家园……这是我们学校发展的不懈追求,也是主题课程实施的价值追求。
2、有价值的创新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主题课程作为学校课程一种新的形式,是小学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和学校课程开发的有效途径,也是构建生命化课堂、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创新举措。该课程围绕学生生命发展的主题,立足现实生活,对于提升学生生命质量,丰富和补充校本课程资源,促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认识,我们主题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步伐更加坚定,更加充满激情。
3、不完善但真实可贵的一年级主题课程探索
我们一年级主题课程实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没有任何模式可以参照,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更缺乏相关专家的引导,可以说是摸着石头在过河。主要负责人蒋翠燕老师放弃许多休息时间思考摸索、策划设计,协调安排,付出了诸多的心血。整个过程有实施的轨迹,有循序渐进的安排,所以它是真实有效的,尽管它不够完善,但是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针对本次活动的得失,我觉得在以下方面可以做得更好。第一:主题课程的负责人就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目标要与所有参与的老师进行集体研讨,让大家共同来参加目标的制定中来,达成共识,同时目标和内容选择上要更加具有切合度,使主题更加明确。第二:主题课程要有活动参与,比如启动仪式和结束庆典等,充分发挥仪式的育人价值。第三:主题课程的时间跨度上要充裕上,这样才能做到前延后续、融会贯通,学生的收益才会更加丰盈。第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以学生的喜好兴趣和认识水平作为课程的出发点,具有学生视角,站在学生立场上去规划,去设计思维导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只透过老师的力量来教学时不够的,要透过学生来相互支持。”这是参与佐藤学老师“学习共同体”实验小学的办学理念,它给了我更多更深层的思考。主题课程的激活探索,我们一路同行,一路成长。
(牟凌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