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新闻中心>>文章内容
丽二e学习:课例研究 问题驱动 实证教研
发布时间:2013-05-2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丽华二小

丽二e学习:课例研究  问题驱动  实证教研

 

522日上午,丽华二小开展了“基于课例的e学习环境下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探索性研究”课堂研讨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了市电教馆戴主任、区教研室张主任、区信息中心管主任、区教研室邓老师及许多兄弟学校的老师参加。。

 课例观察 问题驱动

学校引导教师带着研究的状体投入每次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小组合作的有效性”,这是我校近期研究的重点内容。参与课例观察的老师分两大组,基于“小组合作有效性的课例研究观察表”对两节课进行细格化的观察后汇总数据,生成分析。

 课堂探索  合作分享

 本次活动选取了二年级上册的《可能性》和五年级上册的《找规律》这两篇课本教材,由王芳程老师和潘立老师就实际的课堂理解和把握分别进行了“小组合作有效性”的课堂教学展示。两位授课教师充分注重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实践和探究。

主题沙龙  实证研究

在上课教师分享反思后,两大课例观察组分别从“小组合作的时间、效度和规范性”等方面汇报了观察量表汇总的结果以,并针对现象背后的问题提出了建议。老师们的上课方式变了,学生们的学习方式变了,听课教师的观课评课也变了,不在是坐在后面观察教的教是否达成三维目标,而是深入学生中用数据的记录来进行实证研究。

作为第一次e学习环境下的课例研究,老师们还有很多困惑,专家们的指导为大家拨开云雾。区教研室的邓老师分析了小组合作与小组交流的区别,并引导大家思考数学课中小组合作学习到底要合作什么?区教研室张主任从小组合作的方式、小组合作的准备和建立小组合作的规则四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市电教馆戴馆长指出小组合作必须以人为本,要能汇聚学生不一样的思考,交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让任务单和工具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撑。

本次活动主题明确、方法科学,能够完全从学生层面观察、分析与思考,并打破了传统的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评课,能以鲜明的主题、科学的方法来进行课例研究,受到了专家和同行们的肯定。通过本次活动我校老师对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也有了更明确、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更好地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