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细雨绵绵,一切都被浸润潮湿了。但阴霾的天气丝毫没有影响小记者们外出采访激动的心情,在小记者协会的周密安排下,在丽二小记者站站长牟老师的精心组织下,我校105位小记者在王莺燕、陈亚等六位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驰名中外的宜兴张公洞采访体验,这是一次愉快的旅行,更是一次收获满满的采风活动。
第一站:张公洞奇观
抵达景区后,小记者被分成了3组,在导游的带领下开始了今天的张公洞采风之旅!我们来到第一站——张公洞奇观,张公洞又名庚桑洞,是著名石灰岩溶洞。听导游说,“相传中国道教创始人汉代的张道陵和唐代的八仙之一张果老都曾相继在此隐居修行,因而得名张公洞。”小记者们了解了洞名的由来。顺着幽深狭窄的台阶,小记者们向溶洞深处走去。崎岖的台阶上湿漉漉的,小记者们都小心翼翼地走着。洞中怪石峥嵘,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琳琅满目。导游指着洞中一块块奇形怪状的石头向我们一一介绍,小记者们都被大自然造就的奇迹深深地吸引住了,洞顶和洞壁的岩石真是千姿百态,有的像一条盘旋的神龙,有的则像一条摆尾的鱼,小记者惊叹不已,真不愧有“海内奇观”的美称。
第二站——地下河探险
出了张公洞,我们奔向第二个站——地下河探险。码头上停泊着一只只皮划艇,小记者们将坐上皮划艇,进入地下河游览。五年级小记者率先上了小艇,拿起桨奋力朝地下河深处划去。可是因为小记者们都没什么划船的经验,所以小船往往只在水面不停地打转,不见往前。时不时相邻两船发生相撞,更是引起小记者的阵阵惊呼,好不热闹。只有五六只皮划艇突出重围进入了地下河,在河中划船前行。三、四年级小记者的划船技术更是令人担忧,他们纷纷下了河,在圆形的河面上不停地打转转,无法向前驶去,最后被艄公拉上了岸。这次虽然没有探险成功,但小记者们亲身尝试了划船的艰难,原来看似简单的划船也是需要胆量和技巧的,这份真切的体验告诉小记者什么事情都要勇于尝试,大胆实践。
第三站——陶艺馆制陶
虽说划船不在行,可是玩起陶艺,小记者们一点也不含糊。小记者们来到了可以亲手体验制陶的陶艺馆。宜兴乃是全国著名的“陶都”,所产紫砂壶更是享誉全国。小记者们拿来一块块方方的陶泥,在模具上开始捶打起来。只见小记者们一个个全神贯注,在师傅的指导下将紫砂泥按进模具,用力地夯实,一阵用力地敲打后,紫砂泥从模具上剥离取出,一个个生动的生肖图便完成了。小记者们都特有成就感,手捧着自己的作品不断端详,他们还买来盒子,精心地装好,准备带回家与家人一起分享呢!小记者们在这里感知了泥土的神奇,还原旅行的真谛。
最后一站——刺激的水中漂流
吃过午饭,小记者来到了最后一个景点-——漂流!张公洞有着号称“江苏第一漂”的人工漂流项目。小记者们一听说要去漂流,个个兴奋不已,跃跃欲试,想与清水来一回亲密接触。他们租了雨衣雨裤,穿在身上整装待发。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坐上了皮划艇,拿起木浆开始了他们的漂流之旅。河道自上而下,小记者随着水流控制着船的方向前行着,并不时地用浆左右划水或顶住两边的石头调整着船的方向。一个接一个的小滑坡,使得皮划艇剧烈地摇晃,溅起的水花把每个人都淋得湿漉漉的,不时发出惊呼声和欢笑声,河道上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小记者们的情绪更加高涨,脸上洋溢了兴奋的笑容。经过一番“苦战”,小记者们都安全抵达了终点完成了此次的漂流。可此时的他们早已被水花溅得湿透了。带队老师连忙让他们拧干衣服,并关照他们回去冲个热水澡,再吃些姜汤驱寒。
这次宜兴张公洞采风是小记者玩得最尽兴的一次,他们在增长见识的同时,更得到了快乐的体验,这将成为他们童年生活中一幅最动人的画面。
![]() ![]() |